在年初的CES 2019上,金士顿发布了A1000系列的固态升级,金士顿A2000系列。年中,它还在台北电脑展上展出了实物样品,终于在不久的将来开始了新的销售。经过一个月的打磨,金士顿终于展示了什么样的产品,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下~~~
金士顿A2000系列固态硬盘,作为A1000系列的升级,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主流定位,接口带宽也从A1000系列的PCI-e 3.0 X2升级为PCI-e 3.0 X4 ,它拥有更大的数据流量,为了更从容地处理更大的数据流量,主控也从之前的群联换成了现在的汇融。
本次评测我拿到的是裸盘,没有外包装,所以省略了拆包过程。实际产品包含金士顿定制的固态散热片,触感非常厚实。
金士顿A2000系列固态硬盘属于M.2接口2280规范,支持NVMe协议,接口带宽为PCI-e3.0X4;金士顿提供250G/500G/1T三种容量,最高顺序读写速度分别为2200M/S和2000M。/S,性能参数基本达到NVMe固态平均值,A2000支持加密技术。
本次评测的是金士顿A2000系列的500G版。
金士顿A2000产品的正面基本都被铭牌覆盖了。金士顿的logo和型号占据了铭牌表面积的三分之一,剩余空间印有产地、电压、SN等符号以及各种认证标志,其中电压为3.3V 3A,一共满载需要10W的功率,发热量也不容小觑,可见良好散热的重要性。
金士顿 A2000 的背面是空的。得益于颗粒的优势,它采用了单面颗粒设计,进一步压缩了硬盘的厚度。
揭开铭牌,先来看看颗粒部分。金士顿A2000固态硬盘采用4颗原装美光3D TLC颗粒,编号为9EB2D NW951。单个粒子的容量为128G,四个共构成512G的容量。用户可用部分为500G,约12G空间作为冗余。
主控为汇融,主控支持PCI-e3.0X4和4通道闪存。金士顿A2000系列最大顺序读写分别为2200M/S和2000M/S,最大随机读写分别为250K IOPS和220K IOPS。支持ECC和LDPC,支持汇融专利™纠错码技术,支持端到端数据保护,支持外部缓存。
缓存为金士顿自封粒子,数量为,具体信息未知,容量为512M。
汇融主控和镁粒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套解决方案,趋向于比较主流,具有不错的性价比和主流性能。就解决方案而言,还不错,中规中矩。
散热片部分比较抢眼,上下都覆盖了金属散热片。
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会有一层膜,非常拟人化。
上盖有四个卡扣,用力按压下盖即可锁定。而且这么大的散热片,中间有一个小实心,非常,呃,就像牙签敲打一个大小刚刚好的大圆柱!
这么厚的散热片应该有很好的退热能力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款固态的性能和散热性能。
以下配置用于性能测试:
处理器:英特尔 I5
主板:技嘉B360M D3H
内存:智奇魔光戟8G X2 2666
显卡:蓝宝石RX590 8G
硬盘:Intel P3600 800G(系统盘)
金士顿A2000 500G(测试盘)
散热:滴血认主400
底盘:一体式裸背
电源:鑫谷
系统:10 Pro 1903
我们先看一下CDI的截图,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支持信息,比如支持PCI-e3.0 X4速率、支持NVMe 1.3等。
然后看一下AS SSD的数据。顺序读写部分的10G数据量测试其实比1G数据量测试要好一些。应该说1G的数据量有点小。测试音量无法发挥正常性能;另外,60M左右的空盘4K读取性能对于A2000的定位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,甚至是惊人的。
CDM的检测基本符合AS SSD的相关数据。32G和1G数据量的测试结果也高度一致。可以看出,32G并没有突破A2000的SLC Cache。
软件的结果已经达到了官方推广的速度,甚至连阅读的部分都比部分小。基本上这个软件的成绩是金士顿A2000最好的成绩。
在SLC Cache缓存容量测试部分,选择了5.70版本的HD Tune Pro软件进行测试,实测SLC Cache容量在70G左右,也就是说缓存容量还是比较大的,但缺点是如果磁盘上没有足够的可用空间,那么 SLC Cache 的容量就会大大减少;缓存外的写入速度大概在550M/S左右。
另外,在测试SLC Cache容量的时候,顺便做了个温度测试,结果如下
带散热片,被动散热,待机32度,连续写入(低格)可达49度;
无散热,被动散热,连续写入,最高温度65度,基本维持在60度左右
室温为24度。
另外,由于主控的尺寸和材质,红外测温仪测试的精度较低,所以本次测温的相关数据是通过软件检测的。在之前青叶的相关测试中,红外摄像头拍到了裸盘主控最高温度86度,还是很高的。建议台式机用户使用原装散热背心或主板自带的散热背心。笔记本用户也应尽可能改善散热环境。
然后我尝试用92G 4K超清电影进行文件读写测试,大致可以判断SLC Cache的容量。
初始文件测试基本以每秒1.4G左右的速度完成了测试。很明显,39G的文件不能满足测试要求,所以使用了两个文件进行测试。
切换到92G文件后,基本速度维持在1.4G/S,后期定位速度达到1.5G/S,在还有20G左右的空间时速度开始下降。最终可以确认SLC Cache容量为70G左右。另外,由于在减速过程中截屏,实时速度略低于550M/S,一两秒后又恢复到每秒550M/S的正常水平。
总的来说,金士顿A2000在NVME固态目前的平均水平之上。SLC Cache 容量也更具侵略性。SLC Cache容量高达72G。在性能方面,顺序读写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 2GB/S。同时,4K读写性能媲美同类产品。相当出众,在性能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。只有550M/S,但基本满足日常需求。毕竟在使用大容量SLC Cache的时候,大部分数据已经写入固态硬盘测试好坏,日常使用的大规模数据很少。当硬盘容量已满时。
综合来看,在主流入门级产品中,金士顿A2000的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,京东500G目前的售价为459元。双12快到了,到时候可能会有更好的价格。对这款固态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关注一波~
京东链接:/
好看的文章,记得多多支持
欢迎来到电脑吧评测室官方三组:
电脑吧个人二手交易群:
关注B站@电脑吧评测室@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@渐臻JZ,@